
SLM技术的优势与实践应用全解析
更新时间: 2024-12-19 14:30:21 查看次数: 267
SLM 技术有不少优点。它能直接根据三维设计终端的金属软件驱动,做出三维终端的金属产品,把中间和最后的那些繁琐环节都省掉了,能省下人工开模和制模花费的大量人力和材料时间。跟传统的机加工相比,SLM 技术的聚焦光斑直径小,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更高。它可以用来加工各种对尺寸精度要求高(能达到 0.1 毫米)、表面粗糙度也好(ra30 到 50 微米)的精密金属零件。而且用 SLM 技术打印出来的零件密度大,有铸件的特征,力学性能也和铸件差不多。
SLM 技术还能做出结构复杂的金属零件,像内部有复杂腔体结构的、医学器械领域的以及有复杂个性化设计需求的零件,这些用传统加工方法很难直接做出来。基于 SLM 成型技术做注塑模的型芯和型腔结构,主要分三步:成型前的准备、打印零件和对打印好的零件进行后处理。成型前的准备工作,首先要用三维建模软件把要设计的零件做成三维模型,存成 STL 格式。然后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支撑结构,这样零件才能顺利打印出来。还有,要设计好合理的加工工艺参数组合,这样才能做出质量好的零件。打印好的零件表面有没清理的粉末,还很粗糙,不符合装配要求,所以得进行清粉、喷砂等后处理。最后还要把模具冷却管道里残留的粉末处理干净,这样才能正常工作。对于带随形水冷的注塑模具,要加工的就是型芯和型腔结构。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,设计好冷却管道和模具的型芯型腔结构。设计的时候,首先要考虑冷却效率,保证随形冷却水路能让零件均匀冷却。其次,为了保证打印出来的零件质量好,要尽量简化冷却管道的结构。如果零件有一些小的结构特征或者不好加支撑结构的悬空特征,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提前处理好,避免打印的时候零件结构有缺失或损坏,要同时保证随形冷却的效率和打印零件的质量。设计好的注塑模具零件结构要用三维建模软件做成模型,存成 STL 格式,方便后面加工制造。添加支撑有两个主要目的。一是要把成型的工件固定在基板上,因为零件是一层一层打印的,打印过程中有铺粉步骤,铺粉就是把金属粉末均匀铺在基板表面或者已完成的零件表面,这个过程会有剪切力。如果零件没有支撑固定,后面打印的部分就可能相对于前面的部分偏移,零件就会错层,严重的话还可能损坏加工设备,所以打印零件的时候支撑很重要。二是为了防止特定结构打印的时候特征丢失,要是不添加支撑,对于倾斜角度大的零件,倾斜部分就可能偏离预定角度,这样整个零件就没法用了。所以添加支撑对零件的成型结果很关键。
- 上一篇:韧性转变、强度规律与打印性能协同之道
- 下一篇:3D打印材料市场